newbie_evolve's Blog

Happy coding

蹩脚的程序员

学习编程也有四五年之久,但情况明显并未好转,至今仍然是蹩脚的程序员。

我知道单靠时间的积累对于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甚至是顶尖的程序员的帮助不大。但是我不明白自己缺少了什么不可缺少的要素?

也许是我从未认真的编程,即没有对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每次写程序都是兴趣索然~ 我明白这样的道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从事,这样才能距离成功更近。激情、兴趣~ 简单的两个词却可能束缚了我在编程之路上前进的脚步。张五常说“兴趣取决于你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他深信兴趣来源于对领域知识的探求以及精力的投入,所以要变得充满激情就必须多投入时间与精力。

也许是我学习的方法不多,编程虽然理论很重要,但是实践同样非常重要。两者都不可或缺,我以前太重视理论的学习,很少把所学的东西应用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似懂非懂的感觉,完全达不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告别蹩脚的程序员,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看不见的手

在亚当斯密所写的《国富论》说: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部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

他所描述的看不见的手正是“市场机制”(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同样的道理,人们在为人处事方面也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它就是“价值观”。你的价值观已经与灵魂融为一体,它不仅引导着我们的生活态度,也同样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

想要了解你的态度和行为,先了解你的内在价值观。

Google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专注解决用户问题,无论多大商机,坚决不做邪恶的事情,赚钱和其他问题以后再说,坚持“最好还不足够好”的标准,永远提升自己,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微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诚实和守信,公开交流,尊重他人,与他人共同进步。善于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永不自满等。

公司考察员工与公司价值观是否相符,大致分为四种可能:

1、绩效达标,价值观与公司吻合——很简单,公司将毫无犹豫地为他提供奖赏或晋升的机会。

2、绩效没达标,价值观与公司不吻合——也很简单,马上请他走人。

3、绩效没达标,但与公司的价值观吻合——再给他一次机会,考虑为他重新分配工作。

4、绩效达标,但价值观与公司不吻合——这一种人是能够杀死一家公司的那种人。现实证明,很多公司就是因为接受了这些能够达到绩效指标、但品格很差的员工,才走向最终的崩溃的。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它吸引着那些志同道合的员工,是一个企业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内在动力。

价值观对于个人也同样重要,价值观的缺失也意味着灵魂的不完整。特别大众所认同的价值观甚至构成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例如诚信、勤劳等。

在我心中有个疑问:为何许多有相近的价值观的人,行为和态度差距甚大?可能是从内在到外在的表现程度上有差异吧。正如我们认同一种观念,却不一定按照这个观念去做事。这就是所谓的表现程度或执行力度~

纵观所能取得非凡成就或成大事之人,他们和普通民众的价值观相差不大,但是执行力度和表现程度上明显要高很多。所以慎重的思考和选择自己的价值观,然后谨慎稳健的执行与价值观相同的事情,才是言行如一,表里如一,成大事之前提。

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我们的行为,它来自于我们内在的价值观,认真思考和甄别,就能看到那只手,甚至掌握和用它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成功的定义

节选自: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

成功并不遥远,也许不虚此生,就是我的成功!

中国社会有一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时所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

英雄何必论出身。一个优秀、努力、自信、有觉悟的学生,进入名牌大学,他能取得成功的概率也许是90%,进入了其他重点大学,概率也许会降到85%,进入普通高校,这个概率也不会低于80%。但是一个没有良好的价值观,没有正确态度的学生,即使进入名牌大学,他的成功率也一定为零。(愿你能把握住85%的成功机会,不要做一个自暴自弃的人)。

多元化的成功鼓励年轻人追随自己的梦想和兴趣,发掘自己最大的潜能。

成功不可复制,但可以借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所以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往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只有一元化的成功才会强迫人们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与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

成功同心圆,由内而外:价值观->态度->行为->成功。

成功同心圆的中心是价值观。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六种态度: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

六种行为: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

态度与行为的对应: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以自信培养、发现兴趣;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以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

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之间的不同。

知其所以然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不愧为大师,一句话道尽了学问的真谛。我们知道学问、学问,关键在于学与问。学而不问,那么心中的疑惑很难解决。问而不学只不过是照搬别人的思想和学问,终究还是他人的精神奴隶。所以学问贵在学和问。孔子说“不耻下问”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最近一直在思考西方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别。如果说知识的获取需要经历三个步骤:感性认识——思考——知识。那么中国教育一般只包含了第一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即直接从感性认识到知识,缺少了中间“思考”的过程。这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弊端,直接让学生获得知识,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的,直接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无法提升,碰到任何问题都不会主动思考,而是直接把答案死记硬背。甚至不如告诉他们错误的知识和观点,让他们自己通过分析和思考去识别。西方教育兼顾了“思考”这一过程,而且非常注重“独立思考”。

无论哪种教育方式,如果单纯的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育带来的弊端很大,通常导致经验主义和思维僵化。

最近发现自己无法专注于技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弊端,总是强记对的东西,而没有经过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想用的时候也想不起来,这就是思维僵化的缘故。

所以需要把所学的知识系统的梳理一遍,追本穷源的思考和学习,达到知其所以然,然后确定“知其然”的程度,这样才是我所追去的“独立思考”。

谈知识投资

出自《程序员修炼之道》

对知识资产的投资总能获得最好的回报

                                                  -----本杰明-富兰克林

其实知识投资就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而这个能力,就是知识资产的外在表现形式。

对知识资产的投资和金融资产的投资有很多地方其实很像,对于金融投资来说,基本原则如下

  • 需要持续的投资,周期性的投资
  • 需要找有价值的股票进行投资
  • 要控制好风险,一般来说,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需要自己评估风险,来进行组合投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面
  • 金融投资的基本原则是低买高卖 
  • 需要定期的分析和评估自己目前资产

 

知识投资建议:

什么是获得智力资本、从而为你的资产提供资金的最佳方式呢?这里有一些建议。

1.         每年至少学习一种新语言。

不同语言以不同方式解决相同的问题。通过学习若干不同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拓宽思维,并避免墨守陈规。此外,现在学习许多语言已经容易许多,感谢可以自由获取的网上软件财富。

2.         每季度阅读一本技术书籍。

书店里摆满了许多书籍,讨论与你当前的项目有关的有趣话题。一旦你养成习惯,就一个月读一本书。在你掌握了你正在使用的技术之后,拓宽范围,阅读一些与你的项目无关的书籍。

3.         也要阅读非技术书籍。

记住计算机是由人——你在设法满足其需要的人——使用的,这十分重要。不要忘了等式中的人这一边。

4.         上课。

在本地的学院或大学、或是将要来临的下一次会展上寻找有趣的课程。

5.         参加本地用户组织。

不要只是去听讲,而要主动参与。与世隔绝对你的职业生涯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打听一下你们公司以外的人都在做什么。

6.         试验不同的环境。

如果你只在Windows上工作,就在家玩一玩Unix(其实可自由获取的Linux更合适)。如果你只用过makefile和编译器,就试试IDE,反之亦然。

7.         跟上潮流。

订阅商务杂志和其他期刊。选择所涵盖的技术与你当前的项目不同的刊物。

8.         上网。

想要了解某种新语言或其他技术的各种特征?要了解其他人的相关经验,了解他们使用的特定行话,等等,技术论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上网冲浪,查找论文、商业站点,以及其他任何你可以找到的信息来源。